人民網福州6月20日電 (林東曉)為了進一步推進福建省獨流入海型河流流域保護、治理與發展,6月16日,莆田市河長辦副主任、市水利局副局長蔡開國率隊赴福州市實地調研了閩江、敖江、龍江等河道生態建設的做法與成效、河長制工作典型經驗等,并組織召開《獨流入海型河流生態建設指南》座談研討會。

“兩江四岸”核心段調研現場。人民網 林東曉攝
當天上午,調研組一行首先來到了臺江區閩江“兩江四岸”核心段青年會廣場、臺江步行街等,現場聽取了關于“兩江四岸”核心段品質提升改造工程開展情況匯報。

“兩江四岸”核心段品質提升改造工程規劃圖。人民網 林東曉攝
據了解,“兩江四岸”核心段主要提升措施有:恢復三點對渡,建設濱江展示館,打造綠波停車場,重塑青年會廣場,營造有活力的商業步行街。在青年會廣場,調研組一行與相關項目業主深入交流探討,對項目給予高度肯定,并提出了指導意見。

連江東岱鎮生態河道治理調研現場。人民網 林東曉攝
第二站,調研組一行來到“省級鄉村治理示范村”連江洪塘村,調研敖江流域東岱鎮鄉村內河治理,生態河道治理,敖江流域洋西至洪塘防洪治理工程項目等。

東岱鎮河道美景。福州市河長辦供圖
東岱鎮處在敖江的入海口,境內水系發達,河道總長16.2公里。上世紀70年代以來,由于各種垃圾、污水直排,河道出現淤泥堆積、河水黑臭、垃圾漂浮等問題,居民對河道治理的呼聲日益高漲。2017年,東岱鎮按照“截污、治河、美環境”理念,啟動河道綜合治理工程,建立河長制,加快推進生態水系修復。

閩江河口國家濕地公園調研現場。人民網 林東曉攝
第三站,調研組一行先后察看長樂區調研二劉溪河道整治工程和閩江河口國家濕地公園,詳細了解河流水質和濕地保護、小流域治理等情況。

閩江河口國家濕地公園。人民網 林東曉攝
通過互花米草治理、水鳥棲息地營造修復、海漂垃圾清理、瀕危水鳥核心保護區域劃定等項目的開展,閩江河口國家濕地公園生態環境顯著改善,目前已觀測到中華鳳頭燕鷗、東方白鸛、白琵鷺、黑臉琵鷺、鳳頭麥雞等該區域罕見水鳥。

龍江調研現場。人民網 林東曉攝
最后一站,調研組一行來到福清,先后前往福清市龍江中下游綜合治理PPP項目、龍江清源里公園(生態項目),調研了龍江水系綜合治理、兒童公園、觀音埔濕地公園等。

龍江。福州市河長辦供圖
福清市通過對沿岸退養還灘,打造面積約8.72平方公里公園,并建設34公里休閑步道,打造成集人文、生態、文旅為一體的綜合性濱江休閑帶。同時,對龍江中下游8.5公里河道進行生態清淤、河床重塑和護岸建設,恢復龍江防洪納潮能力,目前已進場實施4.5公里。

座談會現場。人民網 林東曉攝
實地調研之后,調研組一行召開《獨流入海型河流生態建設指南》座談研討會。
會上,調研組一行就水安全建設、水生態建設、水環境建設、水文化建設、水管理等方面進行廣泛地交流討論,并高度贊揚了福州市河流生態建設工作,建議今后可以建立長效的地市交流機制,共同加強河道的日常巡查監管和整治力度,提升河道治理能力,確保河暢水清。
福州市河長辦相關負責人陪同調研。